燕府很大,其中老夫人沈氏居住的芳兰院是府中最大,地势最好的院子。芳兰院最后方,有一处地势颇高的小竹林,竹林中建了一座高台,高台上轻纱帷幔,织锦坐席。

        四个角落摆放着四只形态各异的仙鹤,那仙鹤雕工神异,栩栩如生。四只仙鹤半人高,以足银打造,一豆微弱的烛火也能让它绽放光彩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仙鹤配有专门的侍女,每日的活儿便是擦洗仙鹤。需用上好的蚕丝绢,蘸上特别调配的“仙水”,最后由少女柔荑温柔的握着帕子擦拭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沈氏是个穷奢极侈的的人,她不爱美玉瓷器,偏好黄白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台名唤金玉楼,俗是俗了些,可这个名字是最贴切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黄金打造的烛台精致,不知比起那一豆烛火,是烛台亮些,还是烛火亮些;纯银的仙鹤高贵优雅,十足的银子,抱起来也是需要些力气的;名贵的紫檀木被做成了灯笼的框,框上压着细密轻薄的蚕丝,火光微微透出来,让人不知该心疼那紫檀木,还是该心疼那上好的蚕丝。

        地面上铺着洁白柔软的兔毛,放在地上的坐垫蓬松,胀鼓鼓的很是喜人。紫檀桌上放置着白玉小杯,一叠小巧玲珑的桂花糕,最边上是一个白玉瓶,瓶中插着几株冒着绿芽的桂花枝。

        沈氏盘腿坐在软垫上,饮着桂花酒,俯视着整个燕府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从小穷怕了,知道银子这东西有多重要。燕府由她掌权后,她更是丝毫不避讳自己的爱财,一掷千金,日食万钱都只是寻常事。她从不管什么是最好的,她只要最贵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燕府皆在她的眼中,她却只盯着一处,然后一口饮尽杯中酒。右手摩挲着白玉杯,压着声音,故作威严的询问身旁跪着的丫鬟,“听说燕琢安又发病了?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她总是这般,将尖细的嗓子压低,腰背挺得笔直,好像那样,她就能成为那个高高在上的女人。那个在她进门时温和的笑着,却从不亲近她的女人,燕为业的生母,燕府曾经的女主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