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……”众人闻言,却是一时间语塞。大部分只带了两个月左右的军粮,多的三四个月。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,过来主要是走个形式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别人来讨董,自己不来的话,感觉好像对大汉不忠,也好像放弃争夺天下一样。一个不忠,而且还没有野心的君主,估计那些人才,也不会愿意投效吧?

        “军粮方面根本不是问题!”袁绍出面,“冀州这边,可以提供大军三个月用度的军粮,同时徐州那边也支援三个月左右的用度。最后算上我们本身携带的,虽然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,总数肯定可以维持七八个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随即看向刘韬,继续说道:“本盟主一心为了大家,希望大家都能够足够的粮食,支撑到消灭董卓为止。结果刘州牧,拒绝统一分配粮食,那本盟主也没办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只是问题放在这里:供给被人控制的七八个月用度的军粮;可以自行分配,但只有三个月用度的军粮,刘韬应该选哪个?说到底,这一开始就是一个阳谋,不管刘韬怎么选,盟军这边都不会吃亏!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就说刚刚开始,怎么就没看到昭公和公山发话……”刘韬随即朝着刘宠和刘岱看了看,刚刚开始,两人就是一言不发。显然在权衡利弊之后,两人选择把军粮给交了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大家讨董,他们中途没有粮食不得不退出,那不仅丢脸,于名声也无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过也没什么,等你们两个月,一个两个慢慢吞吞的话,我就直接先杀去洛阳了。反正也没说非要一起行动。”刘韬随口回道,随即起身,“文台,我等你好消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坚闻言,不由得在心里吐槽道:能不能不要等,让我慢慢打过去好不?

        眼看刘韬离开,刘宠和刘岱也陆续起来离去,这里多待一息都不舒服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