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於钱天敦提出的问题,李元德的答案非常简单:“利益,这都是利益使然。我国在北大年经营的各种项目,已经是这个国家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了,说白了我们就是北大年的大金主,不重视不行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海汉虽然是後来者,但在本地经营的项目规模却早已超过了西方的同行。特别是各种经济作物种植园的开办,不仅为本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高额赋税,而且因为这些项目中往往都有赠送王室的乾GU,北大年的掌权人也就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能与海汉保持良好的G0u通,北大年国王甚至专门任命了一位汉人大臣,来负责处理与海汉相关的各种事务。这样的特殊待遇,已经将西方同行远远抛在後面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此次海汉舰队的造访,对北大年来说算得上是举足轻重的大事。钱天敦是最着名的海汉将领之一,他的到来也就相当於是代表了海汉军方的态度,这对北大年这种长期接受海汉庇护的南海小国来说,正是拉拢关系的绝佳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抵达北大年的当天上午,钱天敦在码头上见到了这位皮肤黝黑,身材肥硕的潘猜国王。

        国王表现得非常热情,与钱天敦互致问候後,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和下属官员。

        让钱天敦稍感惊讶的是,为二人对话担任翻译的人,竟然是这位国王的大王子。据国王介绍,这位大王子早年间曾到三亚留学两年,还起了个汉名叫做文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文福王子是去了哪所学校留学啊?”钱天敦听到这里不禁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文福双手合十应道:“我在三亚农学院学习了两年,受益颇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答案倒是有些出乎钱天敦的意料。通常外国政要子弟到海汉留学,第一选择是进入军事学院学习带兵打仗,如安南的郑柞、郑廷等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选择是游学各地,增加见识的同时学习治国理政的手段,如朝鲜现任国王李凒,以及世子李栢。他们在海汉留学期间便是到各地考察,到处走走看看,学习海汉的统治经验,而非在某个学校定点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三亚农学院是海汉培养农业人才的最高学府,专程跑到海汉学习农业知识的留学人员不是没有,但像王子这种级别的人物,钱天敦的确是第一次听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