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不多时,便听到远处有人大声喊“来了来了”,看样子应该是押送战俘的队伍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打头的是一队缓缓行进的海汉骑兵,从其举着的“石”字大旗来看,应该便是隶属于石迪文的部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紧随其后出现的便是明军战俘队伍了,这些战俘被分作二十人一队,以铁索将每个人身上的镣铐串在一起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眼望去,这长长的战俘队伍一直延伸到官道尽头,只怕是有上千人之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围观民众倒是显得很平静,大多数是默默围观,极少有人在这个时候欢呼庆祝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杭州几年前还是大明地界,本地人对于明军也并不陌生。这些在南京附近驻扎的明军,其中大多数肯定都是出身江浙一带,说不定与一些围观民众还沾亲带故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此之前,或许有些人对...有些人对大明收复失地仍然暗暗抱有希望,但大量明军战俘现身杭州,无疑是兜头一盆凉水浇在这些人的头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王承恩一开始在想海汉此举是不是在针对自己,刚刚谈完停战事宜出来就整了这么一出,分明是带有恐吓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他转念一想,自己的身份哪用得着海汉如此兴师动众,只是恰逢其会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战俘游街示众的活动,要敲打的也远远不止自己一人,还有所有的围观民众,以及前些天试图站出来声援大明的各国外交人员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必那些外交人员此时应该也得到了消息,正在杭州城的某处默默观看战俘游街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明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此被动,已经难掩败相,就算这些国家有心支持,看到这样的状况,恐怕也不敢再站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战俘的队伍比王承恩想象的还要更长,足足走了一盏茶的工夫都还没有终结的迹象。而到了后面,不知道是铁索不够还是别的原因,战俘队伍也不再保持二十人一队的标准,十人队乃至六七人一队都不时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