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夫人侧身,笑着说:“陈公公圣眷正隆,可是没什么空闲来我这寒舍略坐一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夫人跟陈五福认识多年了,认真说起来,当今还在潜邸的时候,作为当今的近身内侍,跟老夫人这样经常进宫给太后请安的命妇见面,陈五福跟路嬷嬷是老乡,因着路嬷嬷,陈五福跟老夫人的关系还是很好的,要不然也不会一见面就能说两句不伤大雅的玩笑话。

        陈五福笑着说:“既然人都到齐了,咱们就先宣旨,宣读了陛下的旨意,杂家再来跟老夫人好好的道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陈五福的话,侯府众人都松了一口气,原来是好事呀。

        圣旨通篇下来,都是夸赞老夫人教导有方,不光是教导儿孙们有方,就是府里的女眷,也在老夫人的教导之下心怀国家,心有大义,随父在河西任职的小孙女,力所能及的为驻守边关的将士考虑,把自己做衣裳的丝绸捐给了将士们做里衣,认真践行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思想,最后,才说到重点,为了表彰永宁侯府的老夫人,特赐下金银珠宝偌干,最让人羡慕的是一柄玉如意,据说这柄玉如意是当今生母最喜欢的一件东西,当今圣上把它赐给了永宁侯府的老夫人,那就是无上的荣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陈五福把圣旨读完了,东西也给了,就过来给老夫人道喜,老夫人拉着陈五福进内院喝茶,陈五福笑着道:“老夫人见谅,杂家还要回去给圣上回复,来日方长,留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永宁侯府众人把陈五福送到大门口,看着车架走远了,这才回了府里,关起门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夫人看着摆在桌子上的东西,叹了口气,说:“我就想着咱们九姑娘没有料子做衣裳,哪里还能想到,九姑娘竟然给我太婆挣回来这么大的脸面,这柄玉如意当年我可是见过的,淑妃娘娘最喜欢把玩,谁i能想到今日竟然成了我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永宁侯爷看着摆在前院正房里面那些东西,就跟做梦一样,问老夫人:“母亲,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?您说荛儿他们在河西到底是做了些什么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夫人听了,鼻子里哼了一声,说:“做什么你这个当爹的不去打听你还指望我这个当祖母的去打听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侯府众人都在前院守着呢,听到老夫人这样斥责永宁侯爷,觉得有些不好意思,老夫人心里高兴,看着自己身边的这些儿孙,说:“咱们侯府是跟着先帝爷起兵才有的,这百十多年了,偌大的京城有多少公侯世家消亡了?咱们仅剩的几个侯府还能在这大梁朝屹立不倒,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忠心爱国,靠的就是自强不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