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艺术人生》前后录制了三个小时,最后梁斌也放弃治疗了,顺着方既明的思路,重点烘托了苏可欣。

        从苏可欣的小时候趣事,一直说到大学,说到片场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,聊到了艺术追求。

        苏可欣说,她想认真琢磨演技,演不同的角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方既明却有点不同意,他说道:“很多人觉得,演一个类型的角色,不算演技好,要选择突破。但我不这么认为,能专精一个类型的角色,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。所以,可欣你以后要想突破,也不要抛弃自己的特色。比如说,你有练散打的功底,这完全可以演侠女的角色嘛,可以演警花嘛,对吧,干嘛非得强迫自己去演不擅长的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梁斌眼前一亮:“方导的意思是,演员就算有艺术追求,也得按照自己的实际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方既明奇怪地反问道:“这不是常识吗?人力有时穷,你明明是演书生的,偏偏跑去演屠夫,这怎么演出精髓来?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家仔细一想,似乎是这么个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怎么总感觉方既明在影射某些人呢?

        突然,大家想起来了,有一个影星之前想要突破自己,从一个书生演了一个将军,拍打戏,结果观众们虽然觉得颠覆,却觉得他演得太用力,反而不觉得好。于是,电影仆街了。说实在的,电影还是及格的。但是电影票房好,不仅仅是要拍得及格,还涉及很多东西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只要三者齐备,哪怕是不怎么样的电影,票房也能不错。要是一个不占,同期还有大量电影上映,质量不错的电影也会被蒙尘。这样的情况太多了!

        不是说,电影质量好就必定有好票房的,真的不一定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那个影星听了方既明这话,会不会因此有矛盾?大家都不知道,梁斌连忙把话题带过去:“那就是说,方导未来会安排可欣去拍类似的角色?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