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看中国制造业似乎很厉害,但其实都是从人口红利中挤出来的劳动力聚集企业。也就是说,真正做高新科技的企业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因为是不多,所以做高新科技这种实业就很难。

        方既明是深有感慨的,即便是做手机,找齐了供应链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要想杀出一条血路,就必须搞低价竞争。也就是说,看谁克扣工人狠,能压低成本。不然的话,这个手机厂商就很容易失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并非是方既明想要的,所以神州在不断投入研发。

        储存IC,是神州第一个突破的关键技术,也打破了国外的垄断,所以成本肯定会下降。再自研出主板来,又是一个省钱的大件。这些,都是能降低手机制造成本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靠剥削、压榨工人得来的利润,有什么用?

        科技要想进步,就必须进行研发!

        方既明不仅自己研发,还给了合作商研发任务。比如京方、飞马的屏幕,神州向他们下了研发后的订单,你说他们能不去研发吗?还有各种按键,也是国内供应商提供的,神州也提出了工艺要求。这样的情况下,算是倒逼着国内供应链成长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的是,国内的供应链,还占不到一部手机的10%。说起来很可笑,明明所有工序都在国内完成组装,可偏生呢,供应链的核心都要倚仗国外。要是被掐脖子,那么中国的手机制造将会死掉一大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核心受制于人的无奈,也是为什么神州一直强调自研的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 除了芯片、摄像头之类的大核心无法自给自足之外,其余的供应链,方既明是很有野心的,最起码要做到供应50%以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