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综合其他 > 策行三国 >
        喊话的都是吐字清晰、声音洪亮的汉子,百姓们听得清楚,先是面面相觑,随后便有人抑制不住好奇心,三五成群的走向心仪的地点。这一路走来,平舆有工坊的事早就口耳相传,不是什么新鲜事。听说是由汝南的世家集资筹办,由袁夫人亲自负责,工坊里的匠人不仅生活安定,还有丰厚的工钱可拿,有一技之长的早就心动了。只是神仙在前,他们没顾得上而已。现在神仙也吃不饱了,他们只能自谋生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工坊前很快就聚了一批人,有人登记他们的姓名、乡里,询问他们的技能,然后有人带他们去工坊参观、试工,如果满意,当场录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试水的,立刻就有了跟风的。先是未成年的少年们怯怯地走到木学堂的招生处,询问招生的要求。几个匠师热情接待,介绍木学堂的学制,提供的条件,将来的出路,又建议他们不要急着下结论,可以先去木学堂参观一下,尝尝木学堂的伙食。

        少年们心动不已,请示了家人后,便拉帮结伙的去了。得知木学堂还接收女子,几个少女也鼓起勇气,嘻嘻哈哈的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屯田的招募最顺利,在经过最初的试探后,很快就被围得水泄不通。这些百姓之所以背井离乡就是因为没有土地,或者家乡总是在打仗,无法正常耕作,现在有田分,有地方住,官府还提供耕牛、种子,分配比例还这么良心,谁不想抓住机会。有一技之长的毕竟有限,有力气种地的却数不胜数,来迟了可就没机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负责招募屯民的许虔、孟建忙得满头大汗,却满心喜悦。冬麦即将播种,一下子多了几千劳动力,能多种上千顷土地,对平舆补齐明年的粮食缺口大有好处。只要安排得当,明年春天就能看到收获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第一批参观工坊的人也回来了。他们不少人被工坊录取,分配了住处,可以立刻入住,明天就可以上工。一人入职,一家人安心。他们一边招呼着家人收拾行李,一边大声和认识的乡党说话,极力鼓动他们也去看一看。没手艺也没关系,只要肯吃苦,人机灵,也能在工坊里找份活儿干,补贴家用不成问题。工坊现在正扩大生产,争需人手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传十,十传百,第二批人很快集结起来,兴冲冲地向工坊走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木学堂,一群少男少女慢慢跟着队伍向前移动,他们的眼睛里闪着光,被一排排木架上琳琅满目的模型吸引住了,匠师的介绍像仙音一样缥缈,充满诱惑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木学堂正式学制三年:一年为见习,识字、识图,学做模型,学习了解机械的基本技能;一年为正业,参与新品试制,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匠人,并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于实践;一年为进修,分两种:一种是去工坊,熟悉工坊的流程,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,一种是去研发处,参与新品的设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