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综合其他 > 策行三国 >
        “诸君可能已经认识他了。不过我还是要隆重介绍一下。蔡瑁蔡德珪,襄阳人,追溯起来,算是蔡国后裔。不过那些太远了,一时半会说不清楚,我们说点近的。诸君如果对我有所了解,可能都知道我初次出战便是在襄阳。之所以能小胜一场,将刘表逐出荆州,德珪对我的帮忙很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蔡瑁客气地向陆康等人行礼。陆康等人听出了意思,却不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说德珪对我的帮助大,不仅仅是指他出钱出力,而是不嫌我妄陋浅薄,愿意去践行我的意见,哪怕是这个建议看起来荒诞不经。好在我们合作一年多来没出过什么大错,我得到了上等军械、织物和各种物资,蔡家也没赔钱。所以这次我来吴会,便把他也请来了,希望他能在朝廷诏书到达之前,暂时出任吴郡太守,继续支持我。当然,这还需要诸位的大力襄助,离开了吴郡父老,别说他,我也什么都做不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策笑盈盈地看着众人,目光最后落在陆康的脸上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康苦笑。他知道这个吴郡太守会落入孙策手中,但他没想到孙策会让蔡瑁做太守。孙策说这只是暂时的当然不是真话,以朝廷的实力,现在根本不可能和孙策争夺吴郡,吴郡这么做是特地给他留面子,以示心有朝廷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他觉得不妥,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?

        陆康迟疑了片刻,拱手施礼。“那以后就要请蔡府君多行仁政,造福吴郡父老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沈珩随即跟着附和。顾徽等人也纷纷行礼。蔡瑁不敢怠慢,一一还礼。

        等他们客气完,孙策又请过魏腾。“这位就不用我介绍了,诸位比我熟悉。我想举荐他为吴令,想必诸位不会有意见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魏腾一直在等着。他虽然猜到孙策会用他,但孙策不说,这终究只是他的猜测。现在尘埃落定,他悬在嗓子眼的这颗心总算落下了。陆康等人倒不意外,魏腾这些天多次进入姑苏城,与他们接洽,孙策自然是要用他。如果不是魏腾之前没有仕宦经验,还为了救周昕赶去石城,现在就不是吴令,而是吴郡太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