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节俭了一辈子,终于在朱标的丧事上大方了一回,礼部和宗人府也为了宽慰朱元璋不惜耗费钱粮,一心只想让朱元璋满意。

        金丝楠木的棺柩停放二十七日后,才移入殡宫,等待吉日下葬。

        又过两月后,朱标才被声势浩荡旳葬入到皇陵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至此,丧事才算彻底办完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期间,朱元璋把他所有的皇子皇孙的表现,全部看在眼中,有的人让他满意,亦有人让他厌弃,而且他也知道现在朝廷内,关于储君之事,已经掀起了波涛,而且有着愈演愈烈之势。

        文臣,武勋,皇子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思,而这些各种各样的心思,加上心思上附带的各种势力,在朱元璋看来,就仿佛是一片暗流涌动且无比杂乱的海,即便海面平静,可不知道何时,不知道那股暗流,就会冲出海面,然后掀起滔天大浪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若是年轻的时候,他可能还愿意钓一钓鱼,等到大浪起,他再只手覆灭浪潮,可他老了,现在的他只想着让天下安安稳稳的,想着让他建立的大明朝顺利传承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要尽快确定下新的储君,以免境况发展到不可估量的地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,立谁呢?

        嫡长一脉有嫡子,朱元璋自然率先考虑起朱允炆和朱允熥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允熥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